C7娱乐-击剑国家队军训淬炼意志 延续经验全力冲刺奥运
7
2025-09-14
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新星亚马尔(Lamine Yamal)的绯闻对象、西班牙模特索菲亚·拉米雷斯(Sofía Ramírez)通过社交媒体首次公开回应持续数月的网络暴力,她在长达数分钟的直播中情绪激动,直言部分网友的恶意评论已远超底线,甚至出现“诅咒不认识的人去死”等极端言论,引发社会对网络环境与公众人物心理健康的广泛讨论。
16岁的亚马尔作为足坛冉冉升起的新星,自2023年晋升巴萨一线队后,其私生活便成为媒体焦点,2024年初,多家西班牙媒体报道称他与19岁的模特索菲亚·拉米雷斯多次同框出席私人聚会,尽管双方从未公开承认恋情,但社交媒体上已涌现大量针对拉米雷斯的攻击性言论,部分极端球迷指责她“分散亚马尔注意力”“利用名人炒作”,甚至凭空捏造其私生活谣言。
网络暴力进一步升级,拉米雷斯在直播中展示部分私信截图,内容包含人身威胁、性别羞辱乃至死亡诅咒,你配不上他,快去死”“希望你在车祸中消失”,她坦言:“这些言论来自完全不认识我的人,他们的内心竟能如此黑暗。”
在直播中,拉米雷斯多次停顿以控制情绪,她强调,自己与亚马尔仅是普通朋友关系,但即便真是恋人,也并非外界恶意攻击的理由。“我不是公众人物,只是一名普通学生兼模特,这些诅咒陌生人去死的言论,反映出社会中对女性毫无理由的仇恨,”她表示,“职业运动员的私生活不应成为网络暴力的借口。”
她还提到,亚马尔本人曾私下表达对网络恶评的担忧,但为避免事件升级,双方均选择保持沉默,持续数月的攻击已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,甚至需要寻求心理医生帮助。“沉默不代表默许,而是希望事件自然平息,但如今看来,必须有人站出来发声。”
拉米雷斯的直播迅速引发连锁反应,西班牙职业足球联赛(LaLiga)官方账号转发相关报道,并配文“足球应传递尊重,而非仇恨”,巴萨俱乐部虽未直接表态,但多名队友如加维、佩德里在社交媒体发文暗示“支持身边人”,被外界解读为间接声援。
网络平台的责任问题也成为焦点,西班牙数字权利组织“NetLab”指出,尽管Meta(Instagram母公司)和X(原推特)设有举报机制,但对非英语内容的审核效率低下,导致西语恶意评论长期泛滥,2023年西甲联盟的报告显示,运动员及其关联人群收到的恶意评论中,超60%涉及性别暴力,但仅不到10%的账号被永久封禁。
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埃琳娜·莫拉莱斯(Elena Morales)分析称,网络暴力的根源往往与“匿名性心理效应”相关。“当个体隐藏于虚拟身份后,道德约束力显著下降,极易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对陌生人的攻击,而公众人物及其社交圈成为‘靶点’,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被错误地视为公共财产。”
她进一步表示,青少年运动员的粉丝群体中可能存在极端“占有式崇拜”,即通过攻击偶像身边人来宣泄情感,此类行为若不加以遏制,将加剧社会对立,甚至引发现实冲突。
近年来,体育明星私生活遭侵扰的事件频发,从梅西家人被围堵到维尼修斯遭遇种族歧视,再到此次拉米雷斯事件,均反映出体育文化中过度娱乐化的弊端,西班牙体育记者协会主席胡安·卡斯特罗(Juan Castro)指出:“媒体应恪守报道底线,避免将赛场表现与私生活捆绑炒作,俱乐部也需为年轻球员提供心理及媒体应对培训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亚马尔与拉米雷斯均未满20岁,欧洲职业足球运动员协会(FIFPro)数据显示,25岁以下球员因网络暴力导致心理问题的比例较五年前上升47%,如何平衡公众关注与个人隐私,已成为体育产业亟待解决的课题。
拉米雷斯表示已委托律师收集证据,拟对多名发布死亡威胁的用户提起刑事诉讼,根据西班牙《刑法》第169条,网络死亡威胁最高可判处三年监禁,她计划与反网络暴力组织“Stop Hatred”合作,开展校园讲座呼吁青少年理性使用社交媒体。
巴萨俱乐部内部人士透露,正考虑推出针对球员及其亲友的网络保护计划,包括与平台建立快速举报通道、提供法律支援等,西甲联盟也宣布将于下赛季启动“尊重运动”,通过赛场广告、球迷倡议等方式遏制网络暴力。
索菲亚·拉米雷斯的回应,不仅是个体对恶意的反抗,更揭开了体育文化中暗藏的性别偏见与网络生态的痼疾,当诅咒陌生人去死成为某些人的“日常发泄”,当运动员的荣耀与痛苦被简化为八卦谈资,或许整个社会都需反思:我们是否在追逐热爱的同时,遗忘了最基本的尊重与人性?唯有法律、平台与公众意识的共同进化,才能让体育回归纯粹,让网络空间重归理性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